紧抓六大“工作主线”
加快建设“三地一区”两中心
——荀异然到市委党校作报告
4月14日上午,蚌埠市委党校(行政学院)领导论坛邀请了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室主任荀异然在礼堂为2021年春季学期主体班作辅导报告。蚌埠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长刘志军主持。
荀异然以《紧抓六大“工作主线” 加快建设“三地一区”两中心》为主题,从蚌埠是历史厚重的文化名城、融通南北的商贸重镇、活力迸发的创新高地、宜游宜居的山水新城等四个维度,系统介绍了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与趋势,并就学员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一个茶杯、一块手表,没有一张纸片,2个小时40分钟全程站立式脱稿授课,如跌宕起伏的故事,既娓娓道来、扣人心弦,又充满激情、振奋人心,精彩授课多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
荀异然指出,蚌埠拥有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多重战略叠加优势。硅基、生物基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正在面临历史性、政策性、市场性风口,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 硅基新材料产业聚焦最薄、最柔、最硬、最大的“四最”玻璃发展目标,打破多项“卡脖子”技术,其中超薄电子触控玻璃连续刷新世界纪录,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高度肯定。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全面打通了聚乳酸全链条生产工艺,成功开发了200余种下游应用产品,可有效替代塑料、布料、木料、皮料等传统材料,本土聚乳酸龙头企业安徽丰原集团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生物可降解餐具唯一供应商,为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蚌埠方案”。
荀异然强调,积极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是市委市政府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定的新的发展目标,也是向省委省政府立下的庄严承诺。为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优等生”,各位学员都要按照市委要求,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个十百千万”工程行动和“双招双引”攻坚年活动,狠抓产业链招大引强和创新链招才引智。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更深层次更多领域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加快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高质量建设中国(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要切实“抓两会”,精心组织承办好世界新材料大会和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力争做到“办好一个会,搞活一座城”。要大力“推两基”,聚焦硅基、生物基两大产业集群,推行“链长制”“群长制”“盟长制”,精准绘制产业“树状图”、决战“路线图”、攻坚“穴位图”,推动“短链”延伸、“断链”连通、“无链”生有、“弱链”变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持续扩大推广硅基生物基新材料应用范围,大力推广薄膜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和生物基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打造绿色建筑“蚌埠示范”、绿色生活“蚌埠模式”、绿色生产“蚌埠高地”、绿色发展“蚌埠样本”,全力打造“中国硅谷•无塑蚌埠”。
荀异然强调,各位学员要深刻认识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建设“三地一区”两中心的决策部署,聚焦市委确定的“抓两会、推两基、展新贸、靓淮河、促文旅、创幸福”工作主线,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积极投身“四级书记”带领万名干部下基层“访民情、解民忧、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勇挑最重担子,敢啃最硬骨头,狠抓执行落实,加快打造“创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幸福蚌埠”,为开创新阶段现代化美好蚌埠跨越发展新局面汇聚出强大合力,以实干实绩回答好“C位之问”。
第70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第36期科级干部专题进修班(社会建设)的全体学员和部分党校教职工共140余人听取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