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生态经济带党校智库联盟建设会议在我校成功召开
淮河,作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和生态廊道,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肩负着新时代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使命。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为凝聚各方智慧,搭建合作交流平台,5月23日,淮河生态经济带党校智库联盟建设会议在我校召开。此次会议由我校牵头,河南省信阳市、桐柏县,江苏省盐城市、淮安市,安徽省阜阳市、淮南市等淮河生态经济带七家相关市县党校,以及淮河水利委员会、蚌埠学院、蚌埠市发改委、蚌埠市水利局等相关单位共40余名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

会议共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会议,我校副校长、二级巡视员诸宗缘致辞并介绍成立智库联盟的背景、意义以及筹备情况。会议邀请了蚌埠市政协副主席、市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荀异然介绍了“靓淮河”工程项目建设情况、淮河水利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郑朝纲阐释了“治淮精神”、蚌埠市发改委副主任左涛介绍了淮河生态经济带省际联席会议的发展历程与合作重点领域、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院长吴长法则从学者的角度阐述了淮河文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副校长胡照华主持会议。
第二阶段会议,我校二级调研员朱学明介绍了《淮河生态经济带党校智库联盟协议》(讨论稿)的起草思路,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就党校智库在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联盟成员之间如何更好合作与交流充分研讨,并就协议的具体条款修改提出意见建议。会议形成共识:智库联盟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站位,始终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汇集各方英才,聚焦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应用性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积极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贡献党校力量。与会人员也表示,下一步在积极支持和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党校智库联盟建设的同时,加强校际之间教学、科研等全方位的合作,努力实现互学互鉴、互惠互利、互促互进、共同发展。会议由诸宗缘主持。
为增进参会人员对蚌埠文化传承、经济发展情况的了解,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先后赴治淮陈列馆、“靓淮河”工程、先进玻璃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蚌埠博物馆等实地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