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蚌埠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招标公告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加快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市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更好地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加快建设现代化幸福蚌埠。经研究决定,2025年度蚌埠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面向全省公开招标。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标课题
2025年度蚌埠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分为实践篇、区域篇、产业篇、专题篇四类。具体如下:
(一)实践篇
1.蚌埠加强淮河生态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的实践与展望
2.蚌埠加强淮河生态经济带交通互联互通的实践与展望
3.蚌埠加强淮河生态经济带环境综合治理的实践与展望
4.蚌埠打造皖北现代制造业中心的实践与展望
5.蚌埠打造皖北科技创新中心的实践与展望
6.蚌埠打造皖北商贸物流中心的实践与展望
7.蚌埠打造皖北医疗中心的实践与展望
8.蚌埠打造皖北消费中心的实践与展望
(二)区域篇
9.2025年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蚌埠片区发展报告
10.2025年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及蚌埠综合保税区发展报告
11.2025年甬蚌合作发展报告
(三)产业篇
12.2025年蚌埠智能传感产业发展报告
13.2025年蚌埠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报告
14.2025年蚌埠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
15.2025年蚌埠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报告
(四)专题篇
16.2025年蚌埠县域经济发展报告
17.2025年蚌埠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报告
18.2025年蚌埠“双招双引”工作发展报告
19.2025年蚌埠上市公司发展报告
20.2025年蚌埠营商环境发展报告
21.2025年蚌埠构建“一核两翼”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研究
二、投标条件
课题投标人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思想素质,具有独立开展和组织科研工作的能力和时间,能够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具备相关研究基础,能作为课题的实际主持者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
三、投标要求
(一)课题研究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市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蚌埠实际,针对2025年某一领域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并对2026年的发展态势进行科学预测,提出既有理论分析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二)课题须使用原题表述,原则上不得自行调整。
(三)课题投标人应提交《2025年度蚌埠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申请书》和《2025年度蚌埠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论证活页》纸质版各2份,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
(四)招标课题如未形成竞争,视情转为委托项目或取消。
四、结项要求
(一)项目成果形式为一篇10000字左右的研究报告和一篇3000字左右的咨政报告。研究报告和咨政报告应在2026年4月13日前提交。
(二)课题研究成果公开发表的,应注明“2025年度蚌埠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咨政报告应通过市委党校《蚌埠发展决策参考》报送。课题研究成果知识产权归招标人所有。
(三)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采取不予结项、撤销项目等方式处理,并视情停止拨付或追缴课题经费:1.研究成果有严重政治问题;2.研究成果学术质量低劣;3.中国知网重复率检测超过25%;4.与批准的课题设计严重不符;5.到期未能完成。
五、资助、奖励与拨付办法
(一)2025年度蚌埠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按照《中共蚌埠市委党校委托课题管理与资助办法》管理,每个项目资助5000元,入选《蚌埠蓝皮书》奖励3000元。课题资助经费采取分段支付方式,立项支付60%,结项支付40%。相关奖励资金按照成果产出时间拨付。
(二)课题形成的咨政报告获省、市领导批示的,按照《中共蚌埠市委党校突出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进行奖励,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奖励20000元,其他省部级领导批示奖励10000元;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奖励4000元,其他市厅级领导批示奖励2000元。高于以上等级的,或在服务决策或宣传蚌埠等方面产生重大积极影响的研究成果,经研究,将给予特别奖励。
六、申报截止时间和联系方式
(一)申报截止时间
2025年10月9日。
(二)联系方式
招标单位地址:安徽省蚌埠市陶山路177号中共蚌埠市委党校科研部,邮政编码:233000。电话:0552-3128110,邮箱地址:bbdxkyb@163.com。
联系人:江海洋 18110208087
1.2025年度蚌埠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申请书.doc
2.2025年度蚌埠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论证活页.doc
中共蚌埠市委党校皖北中心城市建设研究中心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蚌埠分院
2025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