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游学到知青下乡看五同实践

发布时间:2024-10-10 00:25 来源:教务处 作者:32期中青班 邵光 阅读次数:次 

近日,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第32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42名学员按照教学安排,分别前往固镇县谷阳镇桥口村和城西居、濠城镇丁楼村和垓下居、湖沟镇李楼村和五里村、王庄镇南屯村和大蒋村,开展为期两天半的“五同”社会实践活动,即与农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解决问题,以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两天半的五同实践活动,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百家争鸣、士子游学开始盛行的春秋战国以及知青上山下乡的流金岁月。下面我从古代游学到知青上山下乡,浅谈一下我对这次五同实践活动的感悟。

一、古代游学

游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盛行,“游学”二字最早出现在《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在那个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的年代,游学就是通过云游天下、拜访各地名士、深入农村体察民情等方式,用学到的知识游说诸侯,谋取官职。比如孔子、孟子、荀子等周游列国,他们一边寄情于山水,一边拜师访友,在“游”与“学”之中实践着“行知合一”。

两汉承继战国游学之风,如司马迁“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唐代兴“壮游”之风,众多士子走出书斋,多作郊游、远行、交友、边塞之旅。他们访古问俗、优游林下、寻幽探胜、结交豪杰、相互学习,在旅行中学习知识、体悟人生、修为人格、传承文化,成就很多传世的诗篇,而开放、包容的文化,更是造就了那个时代文化上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到了宋代和明清,游学、书院文化盛行,士人旅行开始制度化,社会更加崇尚明代董其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主流意识。比如宋代理学家、思想家朱熹就主张学子不应拘于一隅,而应“出四方游学一遭”(《朱子语类》)。

其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卫鞅,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商鞅。在秦孝公颁布震动天下的《求贤令》之后,商鞅不是急于兜售自己的变法强国理念,而是历时三月、深入秦国各郡县、走访秦国山野乡村、沟沟峁峁,与老农、老兵“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了解情况,倾听基层最真实的诉求。在游学结束后,商鞅向秦孝公提交了自己的调研报告《强秦九策》,他给秦孝公提出的强秦九策之中,第一策就是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对策,要让无地民众变成自由民,拥有自己的土地,激发民众生产生活的热情。第二策就是军爵制,杀敌立功,就应该当官获爵,要让耕地打仗成为出人头地、获取利益的有效途径。如此两策一下子抓住了秦孝公和秦国最广大民众的心,获得了他们的拥护和支持,他们成为改革的最坚定的基础。秦国的改革真正代表了这些人的利益,他们辛勤耕作,战场搏命不仅是为了国家更是为了自己。当这些最主要的问题解决后,商鞅后面依次推出关于实行最公正无私的法制治国模式、移风易俗扩大兵丁来源和纳税主体、建设国家常备军新军、提高中央对地方管控能力的郡县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最终成功实施了商鞅变法。这是一场行之有效的成功的真改革。这次真改革的前提是一次认真细致深入基层倾听民意代表民意的调查研究。这次真实有效的调查研究来自商鞅正确的思想认识和真想干事创业的人生激情。


商鞅五同实践路线图

二、知青上山下乡

1968年对于城里的知识青年来说,是最特殊的一年。一群16、7岁的青年男女们积极响应了号召,去到边疆、黑龙江北大荒和各地农村里参与“开荒运动”。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知青上山下乡,不仅是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更是无数青年心中永远镌刻、历久弥新的青春印记。在这段岁月中,知青们在广阔的农村天地中,经历了艰苦的劳动生活,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了农村的艰辛与淳朴。他们在田间地头、在边疆哨所、在工厂矿山,洒下了青春的汗水,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知青上山下乡,不仅是为了解决当时城镇的就业压力,更是为了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那段知青上山下乡的日子,如同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镌刻着青春的无悔与时代的印记。它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回响,更是一代人坚韧不拔、勇于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知青们用汗水浇灌希望,以青春为笔,书写了属于那个时代的辉煌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度过了七年峥嵘的知青岁月,激荡时空的青春共鸣震撼心灵、洗礼精神。总书记在书中写道:“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从两千多亩地的梁家河到惠泽整片中华大地,总书记的奋斗历程,对我们青年一代成长成才的启发,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尽管岁月流转,那些日子里的艰辛与挑战,已化作生命中最为宝贵的财富,激励着后来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传承那份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去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而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准备着书写新的篇章。


习近平与农民同劳动


三、五同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中,学员迅速转变认识、转变角色,把农村当作第一课堂,与群众一起割芝麻、剥玉米、收花生、挖菜地等。通过共同劳动,学员亲身感受了农民群众的可亲、可敬、可爱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进一步树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强化了为乡村谋发展、为群众办实事的责任担当。学员入住农户之后,与群众零距离接触,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经济收入、困难需求等情况,悉心倾听他们对党的农村政策的意见建议,畅谈村集体产业发展前景,真切感受农民群众质朴热情的生活态度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此次“五同”社会实践,让学员深入田间地头,到群众中去,更加直观地掌握了农村实际情况和问题,切实提高了调查研究和群众工作能力,也促使大家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


第32期中青班第一组五同实践

在两天半的五同实践活动中,对于“三农”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农业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散经营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现代化农业的要求,农业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土地没人种,大部分流转给大户或者公司,也是良莠不齐,各自为战,缺少统一产业规划和引导,产业基础薄弱,许多农村缺乏主导产业,或者产业结构单一,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如一些地区仅种植粮食作物,缺乏特色农产品和深加工产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足,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衔接不够紧密,例如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发展滞后,未能充分发挥产业协同效应来提升农村经济活力。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农业生产的成本高、利润薄,单纯依靠农业种植难以实现收入的大幅增长。农村就业机会有限,除了农业生产外,其他产业提供的就业岗位较少,且工资水平普遍不高,导致农民非农收入增长乏力。

(二)农村问题。当前农村空巢严重,缺乏生机与活力。农村里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房子盖得有些很漂亮,常年空着。村集体收入单一,大部分靠土地流转费用、厂房出租和鱼塘出租等,集体经济较为脆弱。基础设施落后,交通设施不完善,水利设施老化,电力和通信设施不足,制约了农村电商、远程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新兴业务在农村的发展。公共服务滞后,教育资源匮乏,医疗保障水平低,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生态环境较差,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不当,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突出。乡村治理不力,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村民参与度不高,乡村文明建设滞后。

(三)农民问题。一是原来的农民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留下了乡村老人的绝望,这是非常让人心寒的一件事。还有儿童的问题,留守儿童或者是被父母务工带出去的儿童,现在很多孩子小学是被家长带到城市,这些孩子家长实际是照顾不了的,初中回到本镇,高中回到本县。最后是外出务工的70后、80后,等老了到底是不是跟40后、50后、60后一样回到乡村,还是在城市里落下来。二是新农民的问题。青壮年劳动力不愿意种地,也不会种地,大量外流,农村农民人才短缺问题突出,智慧农民,数字农民,现代农民人才引不进,也留不住。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三农”问题发生了显著变化。针对以上问题,这几天我也在思考,强农三策。

一是以“大农业观”发展新农业,有效拓宽乡村产业振兴视野。传统意义上,农业的业态主要是农林牧渔业。这一内涵主要将农业定位于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功能。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树立“大农业观”,指出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大农业观”再次予以了强调。

从“大农业观”视角把握新农业,可以从两个维度理解。一是产业链维度。随着一、二、三产业间日益融合,农业新业态已经不限于传统的农业生产业,更不限于传统的种养业。为全面准确反映农林牧渔业生产、加工、制造、流通、服务等全产业链价值,2020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第32号国家统计局令,提出了“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根据这一分类,“农业及相关产业” 包含农林牧渔业,以及产品为农林牧渔业所用、直接使用农林牧渔业产品和依托农林牧渔业资源所衍生出来的二三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生产、加工、制造、流通、服务等环节形成的全部经济活动。据国家统计局核算结果,2022年全国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19569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24%。其中,归入传统的第一产业口径的份额只有45.1%,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29.2%和25.7%。二是多功能性维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农业的多种功能既包括传统的农业食品保障功能,还包括生态涵养功能、休闲体验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等。因此,从“大农业观”视角看,新农业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之业,更是三产融合之业、绿色发展之业,必须重视拓展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将涉农新业态由传统的农业种养业向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服务业、营养与健康、生态文明、农业文化等诸多新的领域延伸。只有这样,农业的潜在价值才能被真正地、全面地认识,乡村产业的发展道路才能更多元,才能真正有效推进乡村产业全面振兴。

二是以“城乡融合观”打造新农村,有效拓宽农村发展规划视野。跳出了对农业内涵和农民身份的传统理解,就意味着跳出了对农村区域的传统理解来把握乡村建设和发展。乡村建设和发展的着力点应该放到乡村融合发展框架之下来考量。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之间密切关联、相互促进。农业新业态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和乡村产业布局的合理调配,农业新业态的产业链不宜,也不可能全部落在乡村地区,而必须充分发挥城乡两个区域各自的产业优势,实现城乡产业融合联动。乡村建设规划应该置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下来制定。因此,国家提出要加快促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统筹县域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城镇开发、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强化县域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实现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只有这样,乡村才可能成为产业兴旺之地、城乡居民宜居之地、消费之地。只有跳出对农村区域的传统理解来把握新的乡村建设,从“和而不同”的城乡一体化角度来设计和规划乡村发展,乡村振兴才能真正实现。

三是以“新农人观”塑造新农民,有效拓宽乡村振兴人才渠道视野。长期以来,“农民”指的是具有农业户籍的人,是一种身份认定。这是典型的城乡二元发展战略视角下的界定。随着城乡二元格局的破除,人口统计口径相应在发生变化,“农民”也指常住人口口径下的乡村人口,即实际经常居住在乡村地区半年以上的人口。从职业角度来说,“农民”应该指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这三个不同的“农民”概念所涵盖的人口规模差异巨大。2022年,我国农业户籍人口超过7亿人,乡村人口不到5亿人,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则不足2亿人。如果以“大农业观”来看待“农民”这一职业,那么从事农业新业态的人都是“农民”。

农业新业态的从事者,既是健康食品和原材料生产者,也是现代产业经营者、美丽乡村守护者。从事农业新业态的人,既可能是乡村传统的农业从业人员,也可能是外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还可能是有志于这一行业的城镇人口。他们不仅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经营能力,还必须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较宽的眼界视野。从这一视角出发,伴随大量农业户籍人口进城而带来的老生常谈的“谁来种地”担忧,可能就会有新的答案。有效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不是只考虑如何把传统的“农民”留在农村,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以适应产业新业态,还需要有效吸引和激励各类有志于从事乡村新业态的“新农人”,以“新农人”观塑造“智慧农民,数字农民,现代农民”等新农民。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两天半的实践活动期间,学员们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与基层干部群众共谋发展良方,用严格的纪律和过硬的作风塑造优良形象,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信赖和认可。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进一步树牢宗旨意识、永葆公仆本色,奋楫扬帆、同心实干,为加快打造“三地一区”两中心、建设“七个强市”和现代化幸福蚌埠贡献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