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党校第90期县干班赴潜山开展异地教学
11月10日至14日,市委党校第90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赴潜山市开展异地教学活动。本次教学打破“课堂局限”,将教学场景延伸至红色教育基地、产业车间、美丽乡村与文化地标,通过实地走访、现场观摩、交流研讨等形式,引导学员在实践中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发展智慧,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履职尽责能力,为蚌埠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追寻红色足迹,铸牢忠诚根基。潜山作为红色热土,承载着厚重的革命记忆与精神财富。学员们首先走进邓稼先故居,“铁砚山房启航求学路、隐姓埋名铸就两弹魂” 的报国故事,让在场学员深受触动,“两弹元勋”以身许国的崇高情怀,成为砥砺初心的精神坐标。在独秀园,“惊雷”浮雕与《新青年》雕塑再现百年前的思想觉醒,陈独秀先生“出研究室进监狱”的铮铮誓言,让学员们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
在野寨中学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前,松柏苍翠、庄严肃穆。学员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给军校学子的重要回信精神,了解到 2023 年该校 20 名学子携笔从戎、考入军校的事迹,深切体会到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的代代传承,进一步坚定了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的信念。

探访美丽乡村,解码振兴之路。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学员们走进环天柱山民宿集聚区,深入了解潜山以“皖美民宿”品牌推动农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从景区依托型到山水体验型,从古村落文化到主题特色,民宿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在以蚕桑为特色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畈村,学员们看到了科技赋能乡村特色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家认识到,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需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聚焦产业创新,启迪发展智慧。在“中国刷业之都”源潭镇,学员们走进刷业企业车间与小镇客厅,实地调研刷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集群化、跨境化的转型历程。三大展示板块系统呈现了源潭在民用刷、工业刷、环卫刷等领域的产业布局与发展愿景,展现了潜山特色产业“从小刷子到大集群”的升级路径。在桐城国轩新能源有限公司,学员们深入了解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的研发成果与市场拓展情况,感受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图景。大家表示,要将潜山产业创新的“方法论”与本地实际结合,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传承优秀文化,提升治理效能。在桐城六尺巷,学员们现场学习“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深入理解“党建领事、礼让和事、群众说事、多元解事、网格管事、群力防事”的基层治理模式。一条窄巷,彰显的是“谦和礼让、和谐共治”的中华传统智慧,也为现代基层治理提供了重要启示。大家认为要将“六尺巷工作法”的精神内核融入实际工作,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谐稳定创建在源头。

此次异地教学通过红色教育铸魂、乡村调研启智、产业观摩赋能、文化传承润心,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学员们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潜山经验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务实举措,以红源铸魂,用绿韵生金,为推动蚌埠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本文作者为第90期县干班学员)
皖公网安备 340300020001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