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思想之光 汲取奋进力量
—— 全市党校系统第一期管理骨干培训班异地教学侧记
为深入推进市县党校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市党校系统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水平,7月7日—10日,蚌埠市党校系统第1期管理骨干培训班走进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湖州市委党校),开展为期 4 天的异地教学活动。在课堂讲授、现场教学与交流互鉴中,探寻新时代党校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汲取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课堂学习明方向 感悟思想伟力
在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的课堂上,学员们认真聆听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浙江实践》专题讲座。胡继妹教授深入剖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神实质与浙江实践,从“两山” 理念的提出,到浙江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一系列创新实践与成功经验,用生动的案例、详实的数据,为学员们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态文明建设画卷。“通过这次学习,我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理解。这不仅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更是我们开展党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遵循。我们要将这一思想融入到党校的培训工作中,为引导领导干部提升生态文明治理能力作出贡献。”公管教研部副主任张刚在课后分享道。
现场教学拓视野 摸准发展脉搏
培训期间,学员们走出课堂,奔赴安吉县余村、嘉兴南湖纪念馆等地,开展现场教学,亲身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大地的生动实践。
在安吉县余村,这个“两山”理念的诞生地,学员们站在刻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八个大字的石碑前,聆听着余村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华丽转身故事。曾经,余村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走上了粗放式发展道路,虽鼓起了村民的腰包,却破坏了生态环境。在“两山” 理念指引下,余村关停了矿山、水泥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绿色农业,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学员们深刻感受到,“两山”理念不仅是科学的发展理念,更是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实现了发展与民生的有机统一。
在嘉兴南湖纪念馆,学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展览。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文物史料,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在红船前,学员们驻足凝视,感悟伟大建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此次参观学习为契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党校工作中发扬红船精神,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为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贡献自己的力量。
交流学习取真经 共促党校发展
此次异地教学,还安排工作经验分享。长兴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姚源平、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校委委员、教务二处处长章明轩、湖州市直机关工委三级调研员刘慧敏分别围绕教研咨一体化建设、精品课程打磨、对外培训工作、党建业务融合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进行了专题分享。长兴县委党校聚焦教研咨一体化建设,以教学精、科研细、队伍强为目标导向,建立了完善的机制体制,将教学、科研与决策咨询紧密结合,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并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精品课程打磨上,组建学科小组,发挥团队优势,深入挖掘本地特色资源,打造了一系列具有长兴辨识度的精品课程。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加强培训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提升培训服务质量,对外培训工作走在了浙江前列。全体学员还分成五个小组,围绕后勤保障、县级党校建设、教学培训、科研咨政、组织人事等工作与湖州党校对口部门开展热烈交流。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分享经验、交换看法,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拓宽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努力方向。“这次与湖州党校的交流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他们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回去后,我将结合我校外培工作实际,把学到的经验运用到工作中,努力推动蚌埠党校外培工作再上新台阶。”对外合作交流中心主任钱磊说道。
四天的异地教学,行程紧凑、内容丰富、收获满满。通过理论学习,学员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与把握,坚定了理想信念;通过现场教学,学员们亲身感受到了新思想引领下浙江在生态文明建设、文化传承发展、红色基因传承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通过与湖州、长兴党校的交流学习,学员们汲取了先进经验,为推动党校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大家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党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努力为党校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同时,将积极传播在浙江学习到的新理念、新经验,为推动蚌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此次全市党校系统管理骨干培训班异地教学的成功开展,为蚌埠湖州党校之间搭建了交流合作的桥梁。在未来的工作中,两校将在干部培训、异地教学、科研咨政、师资建设等方面持续深入开展交流,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砥砺前行、共同努力,为湖州、蚌埠两地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审核:赵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