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阅读《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这本书是两年前,当时正值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在银泰城新华书店的中心位置摆着许多与马克思有关的著作,这本书就是其中的一本。买后不久我就来到了党校工作,由于本次学校的活动,又再次温习了这本著作。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是当代英国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文化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的代表作。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资本主义内部的各种痼疾纷纷显露,贫富差距、经济危机、种族矛盾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化引起人们对政治经济体制的思考,且这种思考进一步延伸到对主导世界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性批判与反思,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再认识。在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制度拥护者眼中,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为优越的制度,诸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提法只会给世界带来混乱和灾难。他们目光的狭隘屏蔽了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认识的可能,并引发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恶意中伤和攻击与错误片面的解读。于是,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作者列举了十个常见的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错误并逐一加以反驳,通过与时事政治的紧密联系,运用充满黑色幽默的语言,还原马克思的真实面目,进一步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真理,为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有力地辩护。总体来看,作者对“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理论申辩,主要是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的。
第一,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书中指出,当代西方社会反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阶段的分析之上,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变化,马克思没有也不可能预见和应对今天的社会现实,因此马克思主义已经终结。作者并不否定相较于马克思所处的19世纪,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确走入了后工业时代,但这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已经终结或者过时,对当代没有价值。一方面,马克思本人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从来都不是僵化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不同历史阶段的划分——商业资本主义、农业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和帝国资本主义——清晰地表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不断变化的本质是了然于胸的,西方资本主义近几十年的形态变化并不能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可信度。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有史以来出现过的对资本主义最透彻、最严厉、最全面的批判,只要资本主义还存在一天,马克思主义就必然存在。
第二,马克思主义乌托邦论。反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对抗、私利、占有、竞争或不平等,没有贵贱之分,人们不再工作,全人类将完全和睦地生活在一起,物质产品永不枯竭,忽略了人生来就是自私、贪婪、好斗和竞争的生物,无论如何庞大的社会工程都不能改变。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所说的未来社会并不是完全没有瑕疵的理想社会。其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可以结束劳动,使人类发挥出自己的所有的潜能,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但并不等于再也没有偷盗事故等不好的现象。众所周知,马克思根本不关心未来会怎么样,也无法详细描述出社会主义社会或者共产主义社会未来的蓝图。马克思认为从眼下的现实出发的政治革命才是使美好未来成为可能的唯一之路。他最反对的便是那些乌托邦主义者相信单纯凭借论辩的力量就可以战胜对手。关于人性本恶,马克思认为这是人的自然属性,但自然属性离不开社会属性,每个人的生存都里不开别人的支持和关爱。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另外,自私不是人生来就有的,而是与某些社会政治制度息息相关,私有制才是万恶之源,在私有制环境中人才有“自私”一说。
第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反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忽视了人类事务的复杂性,是一种单色调的历史观。作者认为:马克思将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归结于经济现象,不过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不言自明”的事实:物质生产是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用于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生产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活动,也即无论一个人想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先吃饭喝水以维持体力,没有物质生产也就没有人类的文明。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主张不止于此,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极端重要,不仅仅是因为没有物质生产就没有文明,还因为物质的生产将最终决定文明的性质。另外,马克思对于人类社会的分析是持多元立场的,从没有简单地归结于“经济”一个因素。马克思对“劳动”的关注远远大于经济因素的关注。其实,马克思从事理论批判的初衷是为了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而非为了寻求通过经济因素解释世间万物,以往的哲学家们是解释世界,而马克思是为了改变世界。
但,无论西方的理论多么精彩,多么具有说服力,毕竟是欧美国家的话语体系,其视野基本上没有朝向蓬勃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在解释中国现实问题上就会水土不服。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传播,乃至作为指导思想已有百年之久仍一直难被一些人接受的原因所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对与错”问题仍然需要我们来回答,而且应该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和发展中首要解决的前提性问题。作为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除了向党员干部讲清楚“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之外,更应该讲清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为此,我们一要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特别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学习;二是要重视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和批判,在批判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三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